
“计时器准备,秒表准备,预备——开始!”11月4日上午10时,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体育馆内,第七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。计算机、选筛、显微镜、毛刷、放大镜等工具早已在每个模拟工位上摆放整齐,静待选手们大展拳脚。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,选手们即刻投入紧张的操作,清脆的仪器碰撞声此起彼伏。他们目光专注、手法娴熟,一边细致地筛查粮食样品中的虫害,一边有条不紊地操作用具,在计算机上筛查后,再进行摇筛、清点、记录,一气呵成。原本的体育馆,此刻俨然化作了一个个收购检验现场。
据介绍,本届大赛共设有粮油仓储管理员和粮油质量检验员两个职业7个比赛项目,近5万名选手参加前期选拔,最终34支代表队的354名选手参加决赛。
“时间还是挺紧凑的。”来自江西代表队的参赛选手钟声敏向记者分享,“比赛内容在日常工作中都能用到,很实用。”

11月4日,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考核。
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裁判长丁耀魁介绍:“我们对选手主要有三方面要求:一是操作技能的熟练度,二是对操作规范的严格执行与对结果准确性的把控能力,三是稳定的心理素质。这三方面能力是选手取得优异成绩、最终获胜的关键。”
竞赛项目设置反映出粮食行业的新变化。“能明显感觉到,每次大赛的标准都比以往更规范、更严格。”来自河南郑州中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的楚亚雷说,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大赛,本届大赛新增的气调储粮杀虫内容,正是对当前粮食行业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的考核。该技术通过向粮仓内充入高纯度氮气,使仓内害虫缺氧抑制生长,无须化学药剂熏蒸,没有毒害残留。
粮油仓储管理员项目裁判长高玉树举例介绍,近年来,随着我国粮库数字化发展实现显著飞跃,在竞赛项目设置上也相应完善了模拟粮情检测系统,以计算机技术把关替代人工经验依赖,既顺应当前行业实际发展,也与现实需求高度契合。此外,竞赛项目设置还体现出我国绿色储粮理念的持续强化、标准化体系的不断完善,以及技术应用的持续深化普及。
“本届大赛是办赛以来规模最大、参赛人数最多,也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届。我们聚焦粮食行业绿色化、数字化转型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,在竞赛内容设置上与行业发展、技术变革紧密衔接。”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唐成介绍,例如,本届大赛的检查气调储粮杀虫抑菌效果项目,可以对储粮霉菌危害实现早发现、早预防,符合当前国家绿色优储的总体号召。“通过设置这样的项目,有利于加快推进绿色储粮、智能化储粮等新技术、新工艺在全行业有效落地,切实推动科技兴粮、人才兴粮。”
来自河南代表队的选手郑祯表示,经过大赛备战培训,他不仅实现了从“知道做什么”到“知道为什么做”的转变,操作也愈发标准规范。

11月4日,参赛选手正在进行0.1 mol/L K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考核。
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指出,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、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,对壮大粮食行业技术工人队伍具有积极作用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雨晴)
易云达配资-易云达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配资-配资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